圆木桩的木质密度通常指木材的干燥密度,其数值范围受树种、含水率及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显著。一般而言,常见圆木桩所用木材的气干密度(含水率12%时)介于0.35-0.90 g/cm³(350-900 kg/m³),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:
1. 软木类(针叶材)
以松木、杉木、云杉为主,密度普遍较低。例如:
- 马尾松:0.45-0.55 g/cm³
- 杉木:0.38-0.45 g/cm³
此类木材因质轻、易加工,广泛用于临时支护、园林桩基等场景,但耐久性较弱。
2. 硬木类(阔叶材)
包括橡木、柚木、榆木等,密度显著提升:
- 橡木:0.67-0.72 g/cm³
- 柚木:0.65-0.75 g/cm³
高密度赋予其优异的抗压强度和耐腐性,适用于码头桩基、古建筑修复等长期承重场景。
3. 特殊树种
部分热带硬木密度可达0.90-1.20 g/cm³(如铁梨木、愈疮木),但因资源稀缺多用于特殊工程。
影响因素解析
- 含水率:新鲜木材含水率达30%以上时,密度可能虚增20%-40%,需以气干密度为基准。
- 部位差异:心材密度通常比边材高10%-15%,如松木心材密度可达0.52 g/cm³。
- 生长年限:慢生树种年轮致密,密度比速生材高约0.1-0.2 g/cm³。
工程应用中需综合考量密度与强度、成本的平衡。例如河堤防护桩多选用0.55-0.70 g/cm³的硬木,既能承受水流冲击,又避免过高材料成本。实际选用时应参照GB/T 1927-2022《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》进行检测。
